美國女孩(American Girl)在Netflix上檔了。導演阮鳳儀說,這部電影,是她自己的童年故事,是她與自己母親,也是與自己的和解過程。
下雷
這是一個典型台灣家庭的生活,充滿問題,卻從來不被正視;只因著母親生病,掀開來,才知道裡面早已潰爛生膿瘡。
這個電影的故事脈絡,非常簡單。
一位母親,帶著兩個孩子去美國念書;卻在幾年後,在美國檢查出罹患乳癌。這位母親,選擇把小孩帶回台灣,她則在台灣接受治療。故事,就是在說這位美國女孩,在返台後的心路歷程,如何與母親在衝突後再次和解,再次找回家的感覺。
電影交代的東西不多,卻意義深厚,給了觀眾很多不同的想像。
大女兒梁芳儀,已經是個落落大方小少女,剛回國的時候,一口流利英文,一頭長髮用繽紛髮飾裝飾著,帶著各式各樣的手環項鍊,最喜歡的活動是騎馬;那舉手投足的自信感,在那個年代裡的台灣小孩中,少見。
同一個年代的台灣女孩,仍然還有髮禁,升學主義下,仍舊是少一分,打一下,喜歡去書局找偶像照片,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想當然爾,這位美國女孩,完全無法適應台灣的生活;這種與美國生活落差的巨大失落、青春期的叛逆以及學業交友上的失落感,我想,還有一部分是對媽媽生病後的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把這份情緒好好掌握,所以她只有用憤怒表達,而所有的憤怒的出口,都朝向自己的媽媽發洩;她說她恨媽媽,是媽媽讓她生活變得這麼痛苦。
而另一個主角王莉莉,也就是母親的角色,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台灣媽媽的角色,莉莉很想當個好媽媽,但力不從心;因為她雖然已成為母親,同樣也是一個人,會害怕,卻又覺得自己有責任;
她除了必須承受得癌症的恐懼,忍受化療的不適,更重要的是,她的心裡害怕,同樣不知道如何面對生病後的「媽媽」的角色該是怎樣;
同樣的,因為不知道如何面對生病後的情緒,不知道該如何用病人的角色面對女兒們,面對老公,所以總是尖銳的用「我做的這些都是為了你們」情緒勒索話語,刺傷所有的人。
小女兒,梁芳安,看似人畜無害,對大人世界似懂非懂;只有怕爸媽離婚、怕媽媽死掉,這就是一個10歲不到的孩子心中最重要的煩惱了。
芳安就是一個國小生該有的樣子,一樣有喜歡,有不喜歡(番茄醬),一樣不聽話惹爸爸生氣,是個忘記帶鑰匙被姐姐關在門外的小孩;但我好愛這個角色,她可以把所有情緒抽離,單純就是「我們是一家人,就應該互相愛護」。她常常告訴姐姐「你知道媽媽很愛你嗎?」因為姐姐心中有氣,蒙蔽了其實媽媽很關心她、很愛她的這個事實。
爸爸,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台灣爸爸的樣子。
和妻小聚少離多,他的責任就是賺錢給妻小,給他們過好生活。
自己多辛苦,多沒生活品質,都沒關係。他非常努力地想要盡到這份責任,但過去他只要負責賺錢,不需要面對「女人」們的情緒問題,因此,他面對問題、衝突時,第一反應就是逃避,害怕妻子離開,卻只會說「你想太多了」!然後就藉故離開。
遇到大女兒想回美國、與媽媽的衝突,絕大多數也都是能逃就逃,能避開就避開,這看起來就非常典型的台灣男人,因為過去多年他只需要負責拿錢回家,家裡其他事情一概不管,他不知道如何調解衝突,只能躲出去,抽菸,抽離一切。
這是一個典型台灣家庭的生活,充滿問題,卻從來不被正視;只因著母親生病,大家原本的恐怖平衡被掀開,才知道裡面早已潰爛生膿瘡。這家人深愛彼此,卻始終無法用對的方式對待彼此,總自以為是對對方好的方式,在對待彼此。在母親生病後,大家角色開始有了微妙轉變後,衝突才開始迸發。
這家人內心都有缺口需要被填補,特別是母親是一個家庭的重心,這個家裡的爸爸基本上是缺席的,所以當這個重心的陀螺失衡,自然家裡一切的一切都要重新定位,這90分鐘就是讓我們看到這家人在失衡後藉由愛重新找回自己與最親密家人之間的互動。
父母想給予孩子的,真的是孩子想的嗎?我們是不是總用自以為的方式在愛對方,卻忽視了自己其實用錯了方式?
我唯一覺得可惜的點,是女主角林嘉欣的角色。
她演得非常好,但卻不是典型的台灣媽媽角色。她太美、英文太好,基本上我看這部片對她只有滿滿的同情,更多是覺得大女兒芳儀完全不懂得體諒媽媽。
如果找一個本土台灣女明星來演,胖胖的,不太漂亮,不太懂打扮,英文不夠好,出國後很多事情都做不好,或甚至英文不好還需要小孩協助的!我覺得會更到位,她在講出一些情緒勒索的話時,或許更有說服力。
如同芳儀的好朋友思婷問她:妳到底在氣妳媽甚麼?
芳儀說:我只是覺得她可以再做得更好!
思婷問:如果這已經是她做得最好的呢?芳儀就不說話了
。而林嘉欣演的莉莉,做得太好了。不像我這樣的媽媽,笨手笨腳,力不從心。
在我的身邊,有多的是為了孩子離鄉背井出外打拼的父母,他們多的是一句當地語言都不會說,卻努力供養孩子去念最好的學校。
小孩長大後,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的,多了。因為父母在當地或許只是一個藍領、開雜貨店、開餐館,並不是一般高學歷的白領,和主流社會嚴重脫節;孩子有上學,自然英文好,也與當地主流社會有連結,相形之下,遇到任何問題,父母都是叫孩子幫忙翻譯、處理。
而,我看過這些孩子的嘴臉,我知道他們不喜歡對朋友說太多父母的事,甚至不太喜歡父母出席畢業典禮,這些,大有所在。
我覺得原型的莉莉應該是這樣的人。
她就是一個家庭主婦,她很努力地要讓孩子有更好的生活,她很努力,但是因為生病了,不得已,只好回台灣,卻不受諒解!我真的覺得:莉莉或許做得不夠好,但或許這也已經是她可以做到的最好了!而孩子懂嗎?孩子願意體諒嗎?或者,我們應該換個角度看,父母想給予孩子的,真的是孩子想的嗎?
我們是不是總用自以為的方式在愛對方,卻忽視了自己其實用錯了方式?
這部片,我不怪芳儀的不懂事,因為她真的太小,小到無法承受大人世界的那種死亡、恐懼、窮困,那不該是這個孩子應該承受的。(容我小小私心,太過懂事的孩子都曾經受過傷,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晚一點理解世間的險惡)
我更想告訴身為父母的一輩,重新去思考家庭的定義、家人的定義,爸爸是不是可以有更多在家庭的份量,而不是只是賺錢機器,媽媽是不是可以好好和孩子坐下來聊聊,而不是只有送孩子去最好的學校,就算是愛孩子?
真的應該重新了解彼此,重新理解我們該如何用對方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愛對方,去愛孩子,重新好好連結彼此那份情感;因為也只有這樣,家,才有溫度,才有力量,讓我們用這份力量去迎接每一天,外在世界的考驗。
封面圖片:Netfl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