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前言
冬天來了!總覺得冬天很適合看小說,搭配熱咖啡或熱可可,窩在家裡,放點古典樂,這種生活太美好又奢侈,只要我不是在加勒比海,這種年均溫30度攝氏up的國度(眼神死)。
但不管如何,最近看小說的慾望大漲,而且我想看「會令人哭到不行」的小說!用中文關鍵字查詢「會令人哭到不行的小說」,大多數是輕小說或言情小說,我早過了看這種小說的年紀,換個語言,用英文關鍵字查查,首頁就看到「19 Books That Make You Cry Like a Baby」,這個標題很吸眼球,自然而然就會點進去瞧瞧。
瀏覽了一下,確實可以當作參考書單,而且上述提供書單的作者自我剖析說「她可不是一個容易流淚的人」!這很打動我,因為我同樣並非易感之人。
我把書單列出來,有些書早些年已經拜讀過,有些書翻拍成電影也很賣座,內容各有千秋。有些書中探討的議題看似嚴肅,其實也可從小說的角度去認識一下作者想傳遞給讀者的想法與意念,我也從中回憶起許多書中或電影中的內容,書都還沒看,卻有這樣的收穫也是不錯。
以下是先以按照我自己讀過原著小說,或是看過改編電影來敘述,我發現我好像看的電影比較多,果然是面目可憎,還是期許自己多看書!
19本書感動推薦
The Light Between Oceans (中文譯名:為妳說的謊)
從慘烈的戰場歸來,湯姆成為一座孤島上的燈塔看守人,與年輕的妻子伊莎貝一起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伊莎貝對島上的生活一切都很滿意,除了遲遲生不出孩子這點之外。 某天早晨,一艘小船被沖上岸,上面載著一個已經斷了氣的男人,還有一個哭泣的嬰兒。湯姆原本打算依規定通報有關單位,伊莎貝卻堅持他們應該收養這名嬰兒。既然他們身處在距離法律很遙遠的地方,那麼只要他們不說,就沒有人會知道這件事。(摘自博客來網站)
這本書我是看電影,其實我感到最震攝的部分是拍攝手法很淒涼,也或許是因為我自我情境的帶入:一對夫妻生活在一個孤島,沒有新生命的降臨,只有(常常出現的)淒風苦雨的陪伴。
一個連最基本通訊和生活補給都需要隔一段時間,才有辦法從本島獲取的這對夫妻,沒有其他家人相互陪伴,沒有教堂,沒有醫院,沒有除了彼此之外的其他人,到底該如何生活,在面對人生重大關卡到底該如何選擇?
這部片(或這本書)就是在講述每個人在當下的選擇,我沒有哭,但我很震撼他們當下的堅毅與韌性。那個年代阿!人們到底是怎麼走過來的?而我們現在是否幸福的太過了呢?這本書我先預覽了amazon kindle版本,用字優美但我本人慧根不夠高,決定還是看中文版。但可惜暫時找不到中文版的電子版,或許未來可以從TAZZE讀冊網站入手二手紙本書。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中文譯名:無聲告白)
莉蒂亞是家中長女,上有哥哥納森,下有妹妹漢娜,但她跟他們長得不太像,因為她繼承了白人媽媽的藍眼睛,沒有亞洲爸爸的東方容貌。她是家中最受寵的孩子,失蹤幾天後,警方就在家附近的湖中發現屍體。法醫驗屍判定為溺死,加上現場沒有其他人的蹤跡,很快便下了結論「自殺」。 媽媽瑪芮琳堅信,有著遠大志向的女兒不可能自殺,必定是遭人謀害。但她發現,每年送給莉蒂亞的日記本都一片空白,而書包深處則有香菸及保險套。什麼都不說的莉蒂亞,在她乖順的表象之下,難以觸及的內心深處究竟還隱藏了些什麼?(摘自博客來網站)
這本書同時描述了種族文化差異、女性自覺、親子教育以及同性戀議題等,眾多因素貫串整本小說。從書中我們又再一次驗證:一個不幸的發生,從來不是單一因素影響;如果人生是一齣舞台劇,在每一幕的場景中總會有不幸的元素,但也會藏著一個又一個可以救贖的機會,或許剛好有人抓到了機會接住這個不幸,但一個不幸的發生,是一再的讓機會溜走,甚至直接或間接的推了這個不幸一把。
故事中的父母親來自不同種族文化,以及媽媽身為母親、身為女性的自我覺察,光這些因素與衝擊,就已經耗去這對父母太多能量,以致於讓原本可以多花心力營造美好親子關係,反成了親子問題;而後就像我說的一樣,在每個出場的場景,都有一個直接或間接推了這個不幸一把的因素,或是差一點有個機會可以把這個快要墜毀的人接住了,卻總是又錯過,看了真的令人無奈。
我看完這本書也沒有痛哭,而是陷入了沉思,思考著在這每個環節都出錯的情況下,如果我在當下,到底可以做些甚麼?才不至於當了那個推了人入深淵的角色,反而有機會可以救起呢?
My Sister’s Keeper(中文譯名:姊姊的守護者)
我最早的記憶是,我三歲的時候想要殺死我姊姊。那個記憶如此鮮明,我還不時想起當時她的鼻尖隔著枕頭套,抵著我的手掌的感覺。她不可能抵抗得了我,不過,我還是沒有成功。爸爸走進我們的房間,他要送我們上床跟我們道晚安,剛好救了她。他領我回我床上,對我說,「這種事絕對不能再發生」。 當我們大一點,我似乎是一個不存在的女兒,除非和她有關。我每每在房間的另一頭看著她睡覺,我們兩張單人床之間有一道長長的陰影,我會細數有哪些死法。在她的穀片食物裡下毒。到海邊被退潮的水流捲走。被閃電擊中。(摘自本書楔子)
姊姊的守護者我看過書以及電影,都非常、非常值得看。這關於醫療以及道德界線的一本小說,這麼沉重的議題,作者詮釋的非常到位,就算是中譯版,文字的魔力也讓我讀到後半段哭到不行!
不想劇透,卻想記錄一段過去的所見所聞:是我老公大學時期當志工時認識的一個姊姊的故事。老公大學畢業後有10多年沒有與這位姊姊再見!直到我老公過35歲後,一群當初的志工才約了重新約了見面,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這位姊姊。我和這位姊姊素昧平生,當天相約簡餐店,她一來並沒有點餐只點飲料,直接開始說她的故事。
說著她有一個大女兒和一個小兒子,湊個好字,她與老公事業成功,生活美滿極了!但某天兒子生病了,女兒因為基因配對成功,也開始一連串的侵入性評估與手術,目的是協助弟弟度過難關。這位姊姊冷靜地說著她女兒一開始的抗拒,因為怕,也因為痛。
針頭這麼大一隻,打下去女兒哭,不打兒子死,她心裡淌血,安撫著不解的女兒,為什麼要受這種罪;我們一群人其實早已默默掉淚,姊姊還是冷靜地繼續說,看不出任何情緒。後來的結局,是小兒子還是過不了難關,走了。她現在跟她女兒一起心理諮商,因為她女兒覺得很愧疚,沒有辦法救回弟弟。
這個小故事就落筆至此,每每重讀這本書,或看到書名,我都會想起這位姊姊,以及她的故事,因為太深刻,人生給的難題太大,我們沒有權力去說是誰對誰錯,因為不是當事人!當事人最痛!也提醒著我們有多渺小及此刻有多幸福。